“人工智能时代更要注重人的自主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在第十一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说。
12月14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师范大学、百度集团等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特邀的英国、美国的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参加研讨会,16位专家发表了《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科技少年》《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教育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主旨演讲。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工具,教会现代人运用现代工具,是教育应尽的责任。”夏青峰说,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更多的是师与生的二元结构,将来可能要变成师、生、机的三元结构。校园如何融入人工智能时代,是当下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和探索的新课题。
英国桑宁德尔预备学校的汤姆·道森校长在视频主旨演讲中说:“AI在处理数据的时候非常的厉害,但是同情心、同理心就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因为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和机器不一样的能力。”
“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已成为北京市教育国际化的品牌学术平台,大批享誉中外的教育专家在此共同探寻教育新趋势,本届研讨会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生创造力培养”作为主题。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系统率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进一步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研讨会上说。
人工智能带来更多的新的教育理念、方式与资源,对传统教育模式既形成了冲击也带来了提升。近年来,北京中学打造智能化的课堂、智能化的校园,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便捷。
“建设出世界一流的科技高中作为北京中学的办学方向,聚焦科技教育的同时注重科技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介绍说。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在第十一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